第一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及繪畫比賽頒獎典禮

broken image

由香港致雨慈善基金會與曉日春暉-愛心獎許曉暉紀念基金聯合主辦,由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建造業零碳天地贊助的「第一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及繪畫比賽頒獎典禮暨優秀作品展示會」於2023年3月19日在香港九龍灣零碳天地成功舉行。

致雨慈善基金會主席马骏博士、曉日春暉-愛心獎許曉暉紀念基金发起人翟普博士、前香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香港立法會議員洪雯、香港建造業協會環境專責委員會主席符展成、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執行會長張沁等嘉宾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broken image

「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及繪畫比賽在2022年第四季度啟動后,得到了香港學校及社會的熱烈反響,收到來自包括香港道爾頓學校、滬江維多利亞學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保良局陳守仁學校等19間學校600多份學生参赛作品。本次颁奖典礼現場邀請到50名獲獎學生及家長和四所參與學校代表出席。

本次參賽作品充滿了對大自然誠摯的關懷以及豐富的想象力,主辦方因而萌生了集結「環保小衛士」的想法,呼籲更多人參與到愛護自然與城市的行動中。典禮當天,學生、家長與老師共同宣讀環保小衛士宣言,呼籲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關注和參與環保行動。

 

典禮上主辦方也展示了由「環保小衛士」發起的第一個行動,即一封寫給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的信(請見文末)。孩子們在信中表達對香港郊野公園的熱愛和對垃圾問題的擔憂,並呼籲盡快實施「走塑」政策、建立廚餘垃圾收集系統的具體建議,提出希望有更多人能「像愛家人一樣愛自然」。

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共識,培育香港青少年的生態環保意識刻不容緩。香港政府也公布了《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等多份藍圖,並通過宣傳鼓勵市民將環保概念融入日常生活。致雨慈善基金會於2022年由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馬駿博士發起,致力於通過環境教育和能力建設來推廣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開展青少年環境教育是致雨基金會的主要工作之一。致雨基金會將與合作機構一起組織一系列與環境相關的徵文、繪畫、演講、視頻和創意比賽,開發麵向學生的環境教育內容,組織以環境為主題的夏令營。

broken image

「曉日春暉」自2018年啟動即成為「全國面向鄉村兒童的徵文賽事」,為大量鄉村兒童搭建了可以活躍發聲的平台,使鄉村兒童可以暢談所思、所想、所感。2022年「曉日春暉」徵文比賽首次在香港举办,进一步將「曉日春暉」兒童教育的影响力擴大至香港地區。

香港致雨慈善基金會環境教育專案負責人蓋怡君女士表示,「未來希望聯同香港、內地和各地教育公益機構,未來將傳遞覆蓋「自然-文化-科技」多元環境教育知識,舉辦相關活動,讓各地小朋友在互動學習、交流協作及創新實踐中收穫與自然互動的喜悅,同時增強、增長與積累應對各類環境問題的信心、方法與行動。借孩子之眼,觀察自然之美,借孩子之心,連接自然之真。」

 

broken image

「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及繪畫比賽面向全港小學,從2022年第四季度開始公開向小學初小(1-3 年級)和高小(4-6 年級)學生徵集文字和圖片作品,邀請學生從題目「假如大自然會說話」和「我家的垃圾去哪裡了」中二選一完成作文或繪畫作品。

為保證學生作品評審的專業性,比赛邀請了來自香港作家协会、PTA植物联盟、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等领域内专业机构的专家参与評審。比賽最終選出一等奖作品13份、二等奖作品23份、三等奖作品33份、优秀奖作品87份,並選出了5所优秀组织學校以及13位优秀指导老师。

broken image

為推动節能減碳,本次颁奖典礼現場更特別采取了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開發的「邁向淨零低碳活動嘉許計劃」,實現「低碳」數據化。活动将籌備過程、活動現場的燈光、空調、設備耗能,以及餐飲等方面的碳排放數據化。活动對於現場產生的碳排放也採取了碳抵消措施,通过安排「微藻系統」、设置回收分類箱、頒發具有低碳元素的獎品及証書、鼓勵參加者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席活動等措施有效降低活动产生的能耗,更提升了参与者的环保意识。

頒獎典禮後,參與的學生及家長參觀了建造業零碳天地可持續發展展覽,透過互動遊戲,了解可持發展智慧城市的藍圖及重要元素。

broken image

香港小學生給李家超特首的一封信 呼籲做好垃圾回收利用

( 绿色的文字是从学生们的文章里所摘录出来)

尊敬的李家超特首:

 

您好!

我們是來自香港不同學校的小學生,參加了由香港致雨慈善基金會和「曉日春暉」愛心獎-许晓晖纪念基金聯合舉辦的兒童環境徵文及繪畫比賽。通過徵文和繪畫比賽的創作,我們用眼睛觀察香港的城市與郊野,用心傾聽自然和動植物夥伴的聲音。我們看到了香港的美麗,也「聽到」很多令人傷心的故事。這次給您來信,希望與您分享這些故事,並表達大家愛護香港城市與郊野的決心。我們是香港的未來,我們有責任為之努力。

我們喜歡香港:「因為郊野公園佔比多,適合居住。

我們希望小動物們也喜歡香港,希望牠們可以在這裡舒適而自由地生活。

但我們也看到人類對自然的影響和傷害:許多人「為了要享受生活,任意使用冷氣,甚至開着冷氣吃火鍋,浪費電;對於地球上的資源,隨意扔棄,不想想是否可作回收之用,廢物利用;更有甚者為求一己方便,把垃圾隨處丟棄,污染大自然。

最讓我們驚訝和傷心的是香港的垃圾問題,特別是海洋垃圾。海洋垃圾對動物們的影響很大,我們想替牠們發聲:「你們好,我是小海龜。我的哥哥今天去世了,因為吃了大量人類丟棄的垃圾;我的朋友也因為丟棄的垃圾差點被勒死;我的家園不再像原來一樣乾淨美麗。如果有一天,海洋裡的動物全部消失,你們是否才會停止繼續向海洋丟棄垃圾?

我們了解到,處理生活垃圾,最好的選擇是從源頭減少產生垃圾,其次是循環和回收,最後才是垃圾堆填或焚燒處理。作為小學生,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減少垃圾的產生,我們也會努力發揮創意,變廢為寶。我們希望所有的香港市民:

「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比如我有一兩隻圓珠筆就夠了,不該看見漂亮的就要買。」

「減少不必要的網購,這樣可以減少包裝產生的垃圾。」

「我們要少用一次性物品,比如紙巾、塑料杯、瓶和餐具。」

「做好循環利用,例如把牛奶盒變成玩具車,透明的水瓶變成紅花瓶,方方的飯盒變成大筆盒。」

「做好垃圾分類,這樣有利於垃圾回收利用! 」

我們知道政府正在非常努力地開展減廢項目(辛苦您們了!),我們也有小小的提議:

1. 我們很喜歡「走塑」政策,希望這個政策能盡快擴大實施,因為「大部分塑膠都不能回收和加工,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回收。

2. 我們很喜歡綠在區,但想知道垃圾被送往綠在區之後去了哪裡,這些垃圾是如何被回收利用的。如果大家知道這些垃圾的去向,一定會更有信心和決心做好垃圾分類!

3. 我們希望政府積極推行廚餘垃圾收集系統。因為大部分的廚餘垃圾都直接被送往堆填區,這樣不但會產生溫室氣體,也浪費了變廢為寶的好機會。

對了,李特首,為了香港的未來,我們都已經成為環保小衛士。在此我們邀請您呼籲更多人成為環保小衛士,攜手共建美麗香港。下面是我們環保小衛士的口號,也分享給您:

發現自然,感恩身邊的一草一木

愛護地球,節能減廢從點滴做起

無論你在哪裡,呼喚你與我一起,像愛家人一樣愛自然


謝謝您百忙中傾聽我們小小的聲音!


香港環保小衛士

2023年3月19日